目前,南昌市晚稻已基本进入拔节孕穗期,晚稻抽穗扬花、灌浆结实阶段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,抽穗后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决定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。因此,晚稻中后期的管理是晚稻高产的关键。为夺取晚稻丰产丰收,现对南昌市的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:
晚稻中后期田间水分管理可分为幼穗分化期、抽穗扬花期、灌浆期三个阶段。幼穗分化植株需水量较大,必须采用薄水层灌溉养穗,促幼穗分化,孕育大穗、壮穗;抽穗扬花期可浅水勤灌,保持水层3-5cm。灌浆期田间保持干干湿湿状态,以间歇湿润灌溉为主,采取“陈水不干,新水不进”的管水,促进根吸收功能,利于籽粒灌浆。晚稻后期不宜过早断水,以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,可于收获前一周灌一次跑马水,自然落干,以促进成熟,便于收获和干燥。若开花期遇上“寒露风”天气,田间要灌回浅水,御寒保温。
晚稻进入拔节孕穗期,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,根系开始扩展,主茎和大分蘖的茎穗叶迅速生长,对大量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,需要适时增加氮、磷、钾等元素的施肥量。管理上要注重穗肥和粒肥的施用。穗肥除了需要施入适量的氮肥之外,还要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,穗肥在始穗期施用为好,一般每亩施高浓度的三元复合肥7.5~10公斤。粒肥以齐穗后灌浆初期施用为佳,对叶色偏老的田块一般每亩施尿素5~7.5公斤;对叶色正常的田块每亩再施高浓度三元复合肥5~7.5公斤。还可以在齐穗后亩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尿素250克,兑水60公斤,于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施。晚稻后期气温下降,稻根衰老,吸肥力降低,喷施叶面肥可快速促进植株吸收营养,对提高晚稻结实率和粒重有重要作用,特别在天气干旱或冷害的情况下尤为重要。
晚稻生长后期容易受到纹枯病、稻瘟病和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的危害,是病虫防治的重点。晚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应采取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。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测报,抓住晚稻破口期的关键时刻,掌握适期,选用低毒高效对口农药,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,提高防治效果。
寒露风是南昌市晚稻生产抽穗扬花期的一种主要灾害性天气。主要危害是造成抽穗不畅,产生包颈;开花授粉不良,空秕率增加;灌浆期遇到寒露风,造成灌浆速度受阻,影响灌浆结实,千粒重下降,空秕率增加,严重影响晚稻特别是杂交晚稻的产量。预防寒露风,要密切注意气象预报,及时采取防御措施。一是寒露风到来之前要尽快灌水保温,避免稻田散失热量,减缓降温过程,一般是灌水7-10厘米深,待寒露风过后逐渐排水。如果白天气温高,夜间气温低,则采用日排夜灌方法调节田间温度。还可喷施叶面肥或撒施草木灰等,以弥补寒露风期间根系养分吸收不足,增强抗寒能力。二是晚稻抽穗期间,预计低温风害即将入侵时,可提前亩用1-1.5克“九二〇”加磷酸二氢钾150克,兑水60公斤喷施,促进水稻提前抽穗,避开盛花期遇上低温风害,降低空粒率,提高结实率。喷施“九二〇”的适宜时间为12点至18点。雨天、露水未干、9点至12点水稻扬花时不宜喷施,18点后温度较低,喷施效果差。